欢迎访问“河南共鸣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服务热线

137-8251-0786
河南共鸣律师事务所 - 与法共鸣 与您共鸣

共鸣实务 | 拒绝“被扰民”!噪声法守护你我的宁静生活

发布:hngmls_root 浏览:993次

image

  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自2022年6月5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同时废止。

image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对噪声污染加大了惩处力度,一是增加无排污许可证排放工业噪声行为的处罚;二是规定对超过噪声排放标准排放建筑施工噪声等违法行为,拒不改正的,可以责令暂停施工;三是加大对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使用高音广播喇叭等社会生活噪声违法行为的处罚,拒不改正的,对单位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四是规定对一些社会生活噪声违法行为,先进行说服教育,责令改正,对拒不改正的予以处罚。

  守护耳边的安宁

  超过一定分贝值的声音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既可以引起听觉系统的变化,也可以对非听觉系统产生影响。当前,噪声污染投诉居高不下,位居环境污染投诉举报的第二位,仅次于大气污染,已成为我们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之一。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防治噪声污染,既是关乎“家长里短”的小事,也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

  《噪声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新要求新期待,以法治力量守护公众“安静权”。

image

  01

  《噪声法》的外延与内涵

  此次《噪声法》重新界定了噪声污染内涵,扩大了法律适用范围,针对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分门别类提出污染防治要求,有力回应人民群众对和谐安宁环境的期盼,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噪声污染是什么

  《噪声法》所称噪声污染,是指超过噪声排放标准或者未依法采取防控措施产生噪声,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02

  噪声扰民的相应法律后果

  广场舞噪音扰民

  《噪声法》规定在公共场所组织或者开展活动,要遵守公共场所管理者有关活动区域、时段、音量等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噪声污染。同时,法律要求公共场所管理者要规定娱乐、健身等活动的区域、时段、音量,采取设置噪声自动监测和显示设施等措施来加强监督管理。

  如果违反规定的,首先是说服教育,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对个人可以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机动车轰鸣“炸街”扰民

  法规明确禁止驾驶拆除或者损坏消声器、加装排气管等擅自改装的机动车以轰鸣、疾驶等方式造成噪声污染,要求使用机动车音响器材要控制音量。

  违反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有关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处罚。

  酒吧等商业场所噪声扰民

  法规明确要求文化娱乐、体育、餐饮等场所的经营管理者,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轻噪声污染,并且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持续反复发出高噪声的方法进行广告宣传。违反规定的,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

  室内装修应当按照规定限定作业时间

  对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商铺、办公楼等建筑物进行室内装修活动,应当按照规定限定作业时间,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轻噪声污染。

  对已竣工交付使用的建筑物进行室内装修活动,未按照规定在限定的作业时间内进行,或者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噪声污染的,由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说服教育,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对个人可以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进行其他家庭场所活动

  应当控制音量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家庭及其成员应当培养形成减少噪声产生的良好习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饲养宠物和其他日常活动尽量避免产生噪声对周围人员造成干扰,互谅互让解决噪声纠纷,共同维护声环境质量。

  高音喇叭扰民

  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持续反复发出高噪声的方法进行广告宣传。

  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持续反复发出高噪声的方法进行广告宣传的,由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

  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使用高音广播喇叭的,由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说服教育,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对个人可以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03

  “被扰民”了怎么办

  第一步:建议先与排放噪声的个人或单位友好协商,通过调整播放音乐时间、降低噪声等措施等方式,妥善解决双方的噪声纠纷。

  第二步:如因噪声影响遭受个人损害的,可以留存好关键证据,向所在社区的居委会、村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等进行反映,也可以拨打12345投诉热线反映。

  第三步:如上述机构居中劝阻、调解无效的,可以向城管、环保、公安等部门报告或者投诉。情节严重,有充分、完整证据证明自身因噪声污染造成个人损失或精神伤害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噪声制造者停止侵害。切勿冲动处理,避免引发新的纠纷。